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绝境反击

第十八章 反偷袭

悬崖间晃动四道鬼火,逐渐登高,时不时画出光圈,那是表示安全的信号。

几处关键的地段留守一个鬼子,贺天刚独自爬到山顶,深夜的山上宛如世外鬼域,星光下的房屋一片狰狞。贺天刚胆大,扯嗓子喊出戏腔,聆听遥远的回音。这趟不白跑,日本人答应行动之后任命他为新成立的三镇民团司令,官压齐东瓜,周虎。

贺天刚朝山下划光圈,下面的鬼子打出收到信号。

黑暗的角落冒出一个八路军战士,一个又一个走出角落,这里藏了一个班的战士。

风大,贺天刚坐下蒙头点烟,脑袋嗡一声失去意识。

少佐下令,前队准备出发,后队预备,鬼子整装列队,再向悬崖发出信号。崖壁闪现三个光圈,第四个没出现。

少佐顿时汗流浃背,这不是玩笑,一个缺失的光圈决定此次秘密行动的开展,成败。

此处遇到阻击,他有权中断行动,已经走到这里,八路军出现可能性为零。如果八路军埋伏,悬崖下是最佳地点,可进可退。

行动策划者的指令明明白白,此次集结精锐一举摧毁蒿村,围剿一个排的八路军,进而迎战小殿山主力。

百余日军精锐打一个八路军主力营加上策应部队稳操胜券。两路人马同时行动,少佐率队首先抵达预定地点,比佯攻部队延迟五分钟开战,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。

最可怕的情景出现,贺天刚不见动静,进退两难。狭窄崎岖的山道堪称天险,如果有一杆枪拦截,应了中国那句著名的俗话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既然顺利登顶为什么信号消失?

少佐汗透重衫浑身燥热揭开衣领,部下翘首以待。

凡事当然往好处想,也许没电了,电筒故障。也许位置不对看不到信号,也许身体疲惫受点小伤也说不定。

五分钟后,少佐再次发出信号。

山道最上面的鬼子察觉不对,大声喊话,声音淹没风中。这个鬼子立刻打出信号,爬上去一探究竟。少佐松了口气,山高路远难免发生意外。

砰砰,枪声震荡,一个黑乎乎的影子跌下来。

鬼子少佐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:“应战。”

整装待发的鬼子当然听懂这句话的含义,应战意味行动取消,面对天堑阻隔插翅难过,鬼子知难而退。

山谷响起一个声音不啻惊雷:“打,打,打。”

前方两侧倏然站起一排排战士,手榴弹劈头盖脸砸过来,密集子弹随后而至。突如其来的一拨杀伤力威力极大,日军少佐来不及指挥被炸成碎片,老鬼子们反应惊人,除了倒地死伤的,数十名鬼子不管不顾迎面冲锋,简直用身体挡子弹,一些鬼子连滚带爬向后撤,无人理睬撕心裂肺的哀嚎。这是当下的最佳选择,否则只能等死。

短兵相接,近战杀敌,来不及上子弹,八路军持枪冲锋。

前队鬼子仅支撑了一分钟,这一分钟却给后队争取了时间。

后队的表现更为惊诧,爆炸声中,全体一致全速撤退。

一般来讲,没有那支队伍遇见埋伏立刻抛弃同伴撤离战场,这股鬼子做到了。一是战术,以战术的名义保存实力,以保存实力的名义贪生怕死,

舍卒保车。从战术角度出发,前方受阻无法施展兵力,撤退没毛病。如果前面顶不住,后队再上等于白给,最多两败俱伤,鬼子经不起消耗。

占上风的敌人从不怕死,那是手握利器肆意屠杀。

抗日后期,鬼子做出了很多违背认知的战术,因战斗力下降龟缩防守。抗日武装日益壮大鬼子损失惨重,谎报死亡人数成为常态,学会了不打无把握之仗。

日寇入侵竭尽所能,号称日军之花的关东军不断抽调兵力成了空架子,战场的消耗如同打落的牙齿往肚子里咽,咽了几颗自己清楚,几次大规模会战都为惨胜告终,抗战初期横行无阻的模式难以再现。

鬼子下血本组建精锐再次偷袭小殿山,意图解除会战前的侧翼威胁。尽管老三营打出威风,那是对付保安团自卫队之流,日军顽固的自信,相当自信。

不料,后队撤退同样遭遇埋伏,许排长恭候多时,率先开火。

困兽尤斗,许排长压力陡然增大,没想到鬼子不进反退,直接脱离战场,如同没有知觉的僵尸撞上来,双方一下面对面交锋。

预想的追尾战成了肉博战,刺刀对刺刀,老八路对老鬼子。老鬼子们只想脱困,许排差点顶不住,鬼子居高临下反而略占上风。

夜色是最好的掩护,对我有利也利于鬼子,不偏不倚。零星射击改变不了局面,刺刀砍杀成为终极手段,鬼子脖子上的白布特别显眼,一扎一个准。面对鬼子反击,一战士倒下另一个冲上去,互相撕咬抱摔,短暂的相持格外漫长。此时前方的战士杀下来,战局马上逆转,结束战斗只是时间问题。

终于有十几个鬼子打枪的拼死冲出。

三个尖兵一死一伤一投降。

凌晨,小殿山口的发生激战,日伪军纠集千余人马发起进攻。

昨天晚间,齐东瓜接到炮楼鬼子通知,集合队伍配发弹药待命,唐庄镇周虎进驻黄鱼镇配合行动。

唐庄镇警备司令周虎几乎倾巢出动率领两个营伪军进入黄鱼镇,还有一支齐装满员的日军小队,后面跟着几十辆运输物资的大车,这是进攻的节奏,齐东瓜暗暗叫苦。

前几日,高胜侦察到八路军一个主力营驻扎小殿山,同时有大批非战斗人员入住蒿村。

八路军增兵鬼子也增兵,炮楼陆陆续续增加到五十人左右,但是仗打不起来,齐东瓜这样判断。八路军不具备进攻的实力,日本人以守代攻,双方相持,估计相持很长一段时间。他趁机要求补给,鬼子二话没说,马上送来弹药,没高兴两天大战一触即发。

穷乡僻壤要啥没啥,图啥。实际上他有些怨恨潘胡子,虽然明白抗日道理,处于自身利益考虑,何必招惹日本人,抗日跟你啥关系。

黄鱼镇乱成一锅粥,派车派人,整理军用物资,喝水都成问题。

与周虎见面,周虎问日本人向来偷偷摸摸,转性了,不怕走露风声,就差通知对面我们来了。

齐东瓜解释,那能真打,扫荡分形式,吓吓唬唬交差完事,你当日本人那么职业。新来的日本兵老的老小的小,老弱病残,除了贪吃啥都不是。

集中兵力扫荡,据点只是据点,重点不在这里,因为毫无战略价值。

凭二人的实力,单独干日本人绰绰有余,两人皆为老狐狸,整体上日本人依旧占据上风,见风使舵吧。

周虎深以为然,两人交谈甚欢。

夜色渐浓,日军下令开拔。

夜间行军比较吃力,边搜索边行进,队伍拖拖拉拉几里地,搜索队相当认真中了埋伏后果难料,鬼子也不催促,这样挺好,反正时间宽裕。

跌跌撞撞到达指定位置,一片茂密的树林。日军小队长下达命令,命令简单粗暴,拂晓进攻。

星光满天,黑洞洞的山口仿佛野兽嘴巴,散发难以言语的威慑。

两人各自召集亲信商量对策。齐东瓜采取老办法,使劲射击消耗子弹,见机行事。

周虎嘱咐汪平雨盯住齐东瓜,他怎么打,咱们怎么打。

天将破晓,日军小队长命令发起进攻。

一群伪军低头弯腰朝前摸索,不知谁的枪走火,引起一阵慌乱,纷纷开枪射击。

对面没有动静,鬼子小队长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,进攻。

齐东瓜朝天连开三枪,弟兄们,该咱们露脸啦,冲啊。

啊,啊,啊。呐喊声震耳欲聋,伪军一窝蜂奔向山口。

达达达,山口喷出两串火舌,伪军全体爬下。早有准备的日军实施炮击,一门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,三门89式掷弹筒齐射,将对面的轻机枪压制。

日军小队长举刀,畏战者杀。

齐东瓜头疼,硬着头皮高喊,弟兄们,打,打,给我打。打的意思就是开枪别停,人多势众,乱枪打死老师傅。

周虎帮腔,兄弟们,对面没几个人,给我冲一拨。

日军刺刀督战逼迫进攻,伪军冲入山口,八路军确实没几个人,边打边退。

周虎说:“不对啊,明摆把引我们进去,两边包夹。”

齐东瓜说:“仗就是这么打的,包夹需要包夹的地形,这两边陡峭,前面有坡,到时候弟兄们知道怎么办。”

果然,伪军前面出现坡地,立刻卧倒停,日军顶上架炮轰击。枪弹齐鸣,不知道的以为多大的阵仗。

忽然,对面飞来一颗颗炮弹砸向鬼子,轻重机枪齐射,准确的击中鬼子小炮。空中传来嘹亮的冲锋号,军号声中,八路军漫山遍野冲下来。

齐东瓜用不着下令喊撤退,部下及时止损一股脑向回跑,眨眼间冲垮压阵的鬼子,鬼子弹压不住跟着撤退,撤出山口准备喘口气。

按照以往的经验,追击的八路军趁势收兵打扫战场,一地的枪支弹药不是白给。这次八路军没有停止追击的意思,赶鸭子一样追着屁股撵,伪军裹挟着鬼子一起跑。

鬼子小队长没跑,没时间跑,死了。他正判断战场局势。八路军不下两百人,战术动作规范勇猛,刺刀闪亮,一水的三八式。没想到八路军竟然有炮,同样的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,这最要命,还不止一门。这不是普通的八路军主力,分明主力中的主力。

鬼子也分三六九等,这个日军小队长并不善战,否则不会派来黄鱼镇。他的行动在于制造声势,掩护迂回部队实施佯攻。

这货心里发慌脑子转不过来,背心挨了冷枪,稀里糊涂中弹身亡。

缴枪不杀。

投降不死。

中国人不打中国人,杀鬼子,杀鬼子。

伪军比鬼子跑的快,挡我者死,聪明的伪军互相提醒,卧倒,爬下,丢枪保命,

八路军超越追击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